close
今天參加童童幼兒園的一個親職座談的活動

是關係潛能開發的課程

學校很有心的舉辦這個活動..也很有心的引導父母們參加

不過很可惜..參加的父母不多..

我覺得這種話題應該讓更多父母去聽聽.去思考

現在很多父母親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學習

我們也會不自覺的指導和強制性的決定孩子的學習狀況

造成孩子壓力和不知所措

有時.我們用我們自己的角度在看待孩子.

我們自以為愛他們.卻在不自覺之中傷害了他們

這真的需要父母深思和檢討..

今天去聽這堂課.我真的獲益良多.

也真的感謝幼兒園的用心.讓父母陪伴一起成長

並且思考教育引導孩子的方向

這點讓我很讚賞

當然今天聽了這個難得的課程..我也從裡頭思考和反省

自己有那裡做得不太妥當..那裡需要改善..並且學習

課程當中我聽到講師講了一句..孩子都是從錯誤中裡成長

這句真的讓我很認同..

真的沒有錯..不管是孩子也好..包括我們自己

有時真的都是從錯誤裡頭.學習成長和改進

那麼.我們有必要面對孩子的失敗和錯誤發脾氣嗎

這樣不是非常的不厚道..對孩子也很不公平呢

我們做為父母.心態都是一樣的.

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得到最好的.學習到最好的

但是..很多父母忘了孩子的能力在那.孩子的資質在那

孩子的優勢在那.孩子的獨特性在那裡..

你們真的了解你們自己的孩子嗎..

他們的優點..他們的興趣..他們的特別..是什麼

而不是仿效學習別人..而造成孩子的壓力和負擔

例如..聽到別人的孩子學音樂..我們就快點送孩子去學音樂

聽到別人的孩子學美語..我們就快點送孩子學美語

聽到別人的孩子學心珠算..我們就快點送孩子去學...等等

這些真的是你的孩子需要的嗎.

不過我們可以做的是.讓孩子對於新的學習產生刺激.和引發興趣

引導好的話.孩子對於學習會充滿開心的感覺.和動力

若引導不好的話.會造成孩子排斥學習.

所以我從一開始.我就不覺得..我一定要送我的孩子去學不必要的課程

除非孩子真的也有興趣.自己要求..我才會詢問孩子.若孩子仍然堅持

很有興趣想學..我就一定會考慮

而不是一定會有求必應..

我從童童去學新的課程之前..我只擔心孩子膽小.不敢接觸

其它的.不管是課程內容教了什麼.孩子學了什麼

我一開始稍微了解後..就不再過問

我覺得沒有必要造成孩子心裡壓力.

而且幼稚園這個時期..沒有必要把孩子當成高材生來培訓

這樣真的不是好事..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性的.我們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身上

這樣是不對的.也對孩子不公平

孩子之間的學習能力不同..有的孩子..是創造力很強..

有的孩子是理解力很強..有的孩子則是對視覺顏色的運用很敏感

所以..孩子真的都是特別的.不要拿來做比較

不要認為別的孩子如何.我的孩子如何..也不要永遠看輕別人的孩子

我們不要用我們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每個獨特的孩子

面對新的學習.孩子難免對於不熟不懂的東西.會有挫折感

我們要做的是鼓勵和引導..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的失落感

最不需要的是.一副要孩子交功課的態度..一副.你學了什麼

這樣的態度.只會造成孩子壓力和學習效率降低

我不覺得這樣是好事..這些需要我們做父母的深思

對於孩子.最好的學習就是..陪伴

我們和孩子一起玩.一起成長進步

不過孩子面對父母親時候.和面對同年齡的孩子是不同的

所以..都是要有相對的刺激

對於孩子是種很大的刺激進步..

當然..陪伴孩子學習.真的要有點小技巧

我們必須引導孩子.在學習玩樂之中教導孩子

面對失敗時.引導孩子面對挫折感..

我們如何引領孩子從情緒裡轉變動力

這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和同年紀的小朋友相處是種不同的學習

孩子和孩子之間.他們用他們的方式相處.用他們的角度看不同事情

用他們的方式去解決事情和談論事情

其實真的有不同的學習效果

但是都是好的..都是種學習

孩子在任何一種學習裡頭.都是一開始的不懂.到後來的摸索..

以及自己有一套的解讀方法..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解讀方法

面對學習的失敗時.孩子難免會出現懊惱和生氣.或者消極的態度

我們父母面對孩子的錯誤和過失時..我們要給與幫助

引導孩子一步一步的從情緒中走出來.並且幫助孩子去學習

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而不是一昧的責罵孩子..怎麼都不會..或者怪孩子笨

那麼你的孩子學習任何事情時..都會產生膽怯和退縮

變得不愛思考.不愛接受刺激..對於孩子真的是很大的扼殺成長

我們做父母的..真的需要好好的深思..對於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我們是否能做得更稱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哈克媽 的頭像
    哈克媽

    哈克媽的部落格

    哈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